28
读者
131
内容

📒 智舟一跃企业管理咨询创始人。小红书「伸脑研究所」账号作者。每年百万字笔记达人。战略聚焦互联网电商和数智化|10年大厂策略产品负责人 | 清华经管MBA | 多学科交叉思维| 终身学习者 | INTJ 知行管理 |北京杭州双城记创业|人生暴走记录 职业经历:海航->京东->阿里->红杉->抖音->咨询 🐋 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 🍵世界有这么多的小酒馆,感谢你的光临。 💡只做有趣的灵魂,分享独立有质地的思考。 💻网站:https://phpcxuhz.manus.space/

全部文章
作者一条大鱼波浪宽头像

一条大鱼波浪宽

2025/06/30

生命奇点2|人生把握契机的实践指南

奇点不是物理学的定义或概念,而是我用以描述的一个“特定指代”—— 是生命中的转折点,类似于觉醒时刻,需要契机来触发。

日常大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:

“道理懂的很多,但是执行不了”

“买了很多的课程,但是就无法落地”

“知道自己做什么,但是怎么也没有动力”

“好像从来没有感受过命运的推背感”

……

今天是6月30日,我希望在这个月的月末给大家做一个自我的经验分享,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步骤。

今天聊聊:如何识别奇点,如何创造契机,以及如何把握机会。我会结合心理学或哲学中的相关理论,比如正念、自我反思、机会识别等,来增强建议的可信度。

对这个理论不太了解的,可以看看我之前写过的文章:

乐观银行|我对生命奇点的深度思考和内外属性的问题。

奇点的本质特征和识别信号

首先,奇点不是什么突发的奇迹,而是长期积累的认知爆破点,其核心特征如下:

分开“物理层面”和“心理层面”来说。

▶ 物理层面:打破惯性的 “异常事件”。

在你的生活中涌入的一些“非常规事件“,或者是黑天鹅事件。

  • 非对称冲击:如一次突然裁员失业、毫无征兆的一场重病、一次意外旅行的奇遇,这些打破日常轨迹的事件,本质是迫使大脑跳出 “预设程序”,离开舒适区,应对不预期的变化。

  • 微小触发点:也可能是一句话(如导师的批评)、一本书(如某段文字突然击中内心)、一个瞬间(如目睹他人的死亡),这些 “微奇点” 看似普通,却能让你忽然跳出原来的理解,撬动大脑的深层认知(本质上伸脑研究所做的事情也是这个)

▶ 心理层面:认知框架的 “熔断时刻”。

非常规的物理事件发生以后,内心开始有了触动,震荡。

  • 自我质疑的爆发:开始怀疑自己相信的事物,或当长期信奉的 “人生剧本” 出现逻辑漏洞(如 “努力一定成功” 被现实狠狠击碎,你倾注了热情和努力的事情被证明一文不值,不劳而获的人空降夺走了你的一切,你信任的朋友却背叛你),一切你对自己深信事物的动摇和质疑,都会成为你发现“奇点”的导火索。

  • 情绪的极端体验:一场深夜的痛哭,会让你找到情绪发泄的出口,遭遇极致的痛苦(如失恋)或狂喜(如巨大成功),会暂时瓦解心理防御机制,卸下佩戴已久的面具,最终使潜意识中的真实需求浮现。

主动创造奇点的5种催化剂

下面我会按照“催化剂类型”、“操作方法“、“案例场景”来一一展开。

PS:案例均为虚构,但有助于支撑观点。

催化剂类型之“环境重构”

操作方法:不定期的进入一个完全的陌生空间(大到换一个城市生活、小到参加一个跨界工作坊或沙龙),用物理环境的切换变化,打破思维惯性。—— 玄学点说,能量场的变化,带来命运衔接点的位移。

案例:程序员裸辞,徒步国内大好河山,在3个月后,把行走经历都变成日记,发表在小红书上,吸引到很多的粉丝,成功转型为作家。

催化剂类型之“认知碰撞”

操作方法:定期与不同领域的人深度对话,刻意接触一些反常识观点(如偶然逛到一个城市市集,然后发现一些有趣的摊位,最终向街头艺人学习 “无用美学”)。

案例:一个前投资行业的金融从业者,偶然发现刺青的美,从纹身师处领悟 “美学”,以前大家都觉得刺青是叛逆是不良少年,但是就觉得很美很漂亮,想要纹一枚在身上,小小的突破一下。

催化剂类型之“身体唤醒”

操作方法:通过攀岩、滑雪、长距离徒步、参加异地城市的马拉松,首次尝试滑板和极限运动、一周的晚上禁食、每日晨间的冥想等方式制造一些身体的“解离”或 “异常状态”,通过激活身体来激活大脑的可塑性。

案例:一个从不运动的女孩子,被身边的一个长距离徒步的朋友的热情打动,决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徒步,当天晚上下班回家收拾行李,第二天清晨参加了“徒步团”,在行走过一处岩洞的时候,忽然想通职业选择的关键矛盾。

催化剂类型之“逆向行动”

操作方法:重点在两个字,“偏不”,要对自己长期一直在逃避的事,采取反向行为(如MBTI性格测试中的超级大I人,内向者,主动去参与一次公开演讲),制造认知冲突。

案例:某个城市的读书会活动,一次发布公告,讲到要分享一本书,名字叫做《基地》,这本书你一直想看,但始终没有提起动力,你觉得这个读书会公告就是写给你自己的,决定去,最终在这个读书会上认识到一个非常专业和有魅力的导师,顺便发现了自己的沟通能力不赖。

催化剂类型之“记录倒逼”

操作方法:保持每日通过flomo写 “反常识日记”,tag标签也是“反常识”,专门强迫自己记录 3 件打破固有认知的小事,刻意练习,积累自己对生活细节微小觉察的敏感度。

案例:走在大街上,发现漂亮的女孩子身边总是挽着一个丑男的胳膊,两个人怎么看怎么别扭,稍加注意发现这还不是个例。怎么回事?记录下来之后发现是自己的偏见,暗含的常识是一方有供给,一方有需求,延伸到了经济学中的“供给和需求平衡”理论。

契机来临的“3秒决策法则”

当奇点信号出现时(如突然的灵感、意外的机会),用以下框架避免错失:

▶ 生理验证:身体是否 “共振”?

真正的契机,总是会伴随人的生理反应:如心跳加速、掌心微汗、大脑瞬间清醒,这是潜意识在释放 “重要信号”。

反例:面对高薪但厌恶的工作,身体会呈现紧绷感,而非兴奋感。

▶ 成本测算:能否承受 “最坏失败”?

如果契机背后有成本,还是要计算失败的“最低成本”是什么,比如辞职创业失败,能否用存款支撑3-6个月生活?若答案是 “是”,则风险可控。换句话说,要将决定具象化,风险前置化,将可以接受的最小风险作为衡量决策依据。

关键点:不要用 “可能失去什么” 衡量,而用 “失去后能否重建” 判断。经济学中的假设就是任何一次选择背后都有“机会成本”,但是机会成本有大小,如果总是盯着存量,我有什么,而不能换个角度思考,没做这个我会损失什么,那就永远难以迈出那一步。

▶ 时间穿越:10年后如何看待此刻?

你可以想象自己站在60岁的节点回望:若拒绝这次机会,是否会产生 “如果当时……就好了” 的遗憾?其实人哪有什么顺风顺水,每次看似顺利无比的选择背后也都暗自有标价的。没有一劳永逸的选择,每一次选择只是关乎到自己的生命体验有没有可能多一次“感受”的价值,而因为“感受”从而让自己的阅历变得丰厚,增加了选择的智慧。

某个不知名的心理学证据:人对 “未做之事” 的后悔程度,是 “已做之事” 的 2 倍(据说来自于《哈佛幸福课》的研究)。

日常奇点储备的管理方法

要知道,奇点的来临,并不是凭空可以等待的,总要做些什么,它的来临,是对自己长期准备的一种奖励。

要在自己的肌肉记忆中建立一个“膝跳反射”。

▶ 建立 “例外事件” 档案

不经常发生,但是偶然发生会给你“当下带来一些震动”的瞬间,记住这些瞬间,不要放过。

  • 用手机备忘录记录三类事件:

    • 让你突然沉默的瞬间(如听到某首歌时的泪目)

    • 总是反复出现的执念(如深夜总想研究的冷门领域)

    • 偶然他人无意的评价(如客户说 “你比顾问更懂我”)

  • 这些 “异常数据” 终会串联成奇点的线索。

▶ 练习 “量子观察” 思维

量子观察,正反,不确定,混沌,变化,没有规律,波粒二象性,是和不是。

要允许一些事情不在你的掌控范围,要允许一件事情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角度。

  • 对每件事保持 “至少三种解读”:

    • 突然被裁员:a. 自己好失败;b. 公司战略有失误;c. 宇宙在推你走向真正热爱的事

    • 你知道自己该选C😊

  • 这种思维能让普通事件显露出 “契机的可能性”,如同在一片混沌中发现秩序。

▶维持 “临界状态” 的生活节奏

要让自己始终有一些些“不舒服”的感觉和状态,这才是有意义的。

  • 要避免两种极端:

    • 完全舒适区(如重复工作 10 年):神经突触固化,非常惯性,难以接收新信号,茧房足够硬壳,难以自我突破。

    • 过度压力区(如超高强度的连续熬夜):身体极度疲惫,心力不足,大脑进入宕机的自我保护模式,会自动屏蔽一切关键信息。

  • 理想状态:每周安排 20% 时间做 “踮脚可及” 的挑战(如学一门新语言的基础、新学一门乐器等)。

避免假奇点的经验

在识别生命奇点和契机的时候,要注意并非所有转折都是真正的觉醒,需警惕“三类陷阱”:

  1. 情绪驱动的冲动决策:分手后立刻辞职去旅行,可能只是逃避痛苦,而非真正的职业觉醒;

  2. 社会时钟的虚假召唤:30 岁时突然想结婚,可能是被年龄焦虑绑架,或者被父母催婚,被身边同龄人的影响,而非自己有成熟的心态和遵从了内心需求;

  3. 幸存者偏差的诱惑:看到他人辞职创业成功,盲目模仿却忽视自身资源差异;

学习与奇点相遇

奇点的案例:一位职场人士长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,通过刻意练习提升专业能力,对工作中的各种现象有敏锐觉察。当面临公司重大项目调整这一意外情况时,他运用理性分析,认为这是提升自己的机会,从而积极参与。这个过程中,项目调整这一偶然事件就成为他职业发展的奇点,推动他实现 “版本升级”,而这一奇点的出现实则源于他长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思考与积累。

比较好的状态,应该是在 “准备 - 觉察 - 行动” 的循环中与奇点相遇。

奇点的本质为生命系统在积累充足能量后自动引发的 “版本升级”,意味着奇点并非凭空产生,而是个体在不断积累经验、知识与内在力量后,达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质的飞跃。

💡 用刻意练习提升觉察力,表明要通过有目的、针对性的练习,提高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,以便更好地识别奇点出现的信号。

💡用理性框架管理决策,强调在面对可能是奇点的情况时,不能仅凭冲动行事,需借助理性思维和方法来判断与抉择。

💡用开放心态接纳意外,说明要以豁达包容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意外变故,因为这些意外往往可能蕴藏着奇点。

看似随机的 ‘上帝投骰子’ 时刻,指代生活中那些看似偶然的事件,而当具备上述能力后,这些偶然事件就会成为可被精准把握的觉醒契机。

真正的奇点从不突然,它只是你与自己长期对话的回声,进一步强调奇点的出现是长期自我反思、探索与成长的结果,是个体内心思考与积累的外在体现。

作者一条大鱼波浪宽头像

一条大鱼波浪宽

2025/06/29

算法思考|抖音当前内容推荐策略的弊病和问题分析(下篇)

过去两篇文章分析略有些烧脑,但核心目的是希望引领到电商行业一些新的思潮,对于抖音当前内容平台的乱象有“纠错”的能力,这个idea背后的“疯狂之处”是一次体系的重构。

今天我们再来伸伸......

作者一条大鱼波浪宽头像

一条大鱼波浪宽

2025/06/28

算法思考|抖音当前内容推荐策略的弊病和问题分析(中篇)

上篇内容参考:算法思考|抖音当前内容推荐的弊病和问题分析(上篇)

逻辑链路:问题(同质化)→ 解决方案(推荐系统、创作者激励)→ 价值权衡(短期 vs 长期)→ 指标延伸

今天我的立场......

作者一条大鱼波浪宽头像

一条大鱼波浪宽

2025/06/27

算法思考|抖音当前内容推荐策略的弊病和问题分析(上篇)

抖音的算法推荐,我曾经在短视频号上分享过自己的观点。

算法本身一直在迭代演进,结合当前的阶段、情境、平台的目标、用户的需求变化。

客观来说,2025年6月的抖音平台,要正......

作者一条大鱼波浪宽头像

一条大鱼波浪宽

2025/06/26

产品PRD|跨境电商合规+AI的产品工具需求描述

一、产品背景与目标1.1 市场痛点

跨境电商商家面临海外政策动态(如关税调整、合规认证、数据隐私法)实时监控难,政策解读滞后导致违规风险。

传统人工合规管理......

作者一条大鱼波浪宽头像

一条大鱼波浪宽

2025/06/24

乐观银行|我对生命奇点的深度思考和内外属性的问题

由乐观银行说起

乐观银行,是我“自创”的一个概念。

是一种积极能量的复利机制

积极的情绪,本质是一种“精神资本” —— 在日常生活中,我有意识的将:他人的认可、自我的善意与......

作者一条大鱼波浪宽头像

一条大鱼波浪宽

2025/06/22

毕业纪念|清华MBA毕业典礼,被院长亲自授予荣誉学位

清华MBA毕业是一张重启人生的勇气门票。

在清华毕业典礼,站在校园里,看着身旁同样奔赴新程的同学,那些MBA求学时光如潮水般翻涌,满心感慨。

......

作者一条大鱼波浪宽头像

一条大鱼波浪宽

2025/06/21

创业反思|6月关于智舟一跃的复盘和新规划

阶段性的对自己的创业产品和方向做“复盘”,也把这个对未来战略的想法和设计过程,展示给大家,坦诚且公开的直陈问题,既是我自己在过程中的刻度记录,也是作为“镜子”对照,给读者自己的创业思考,希望有一......

作者一条大鱼波浪宽头像

一条大鱼波浪宽

2025/06/20